当前位置: 首页 > 频道列表 > 中国财政
一周中国财政(6月18日—7月1日)双周刊

  618日—71日,中国财政要情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刘昆部长在德国柏林出席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刘尚希: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解决财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问题。 

  一、政策发布 

  1.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6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一是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二是对购置日期在202411日至202512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三是对购置日期在202611日至202712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二、数据盘点 

  1.中国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 

  6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同比下降18.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25.1亿元,同比下降17.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78.1亿元,下降2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67.5亿元,下降13.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37.8亿元,下降21.3% 

  2.中国5月共销售彩票500.21亿元 

  63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共销售彩票500.21亿元,同比增加172.55亿元,增长52.7%。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63.87亿元,同比增加32.45亿元,增长24.7%;体育彩票机构销售336.34亿元,同比增加140.10亿元,增长71.4% 

  3.中国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9110.6亿元 

  63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9110.6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17838.1亿元,同比增长10.9% 

  三、主要活动 

  1.618-21日,刘昆部长在德国柏林出席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与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举行双边对口磋商,就全球和中德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二十国集团财金渠道合作和国际债务问题、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此外,与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部长舒尔策、德国总理府国务秘书库基斯分别举行工作会谈,就共同关心的多双边财经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德沟通合作交换意见。 

  2.619日,朱忠明副部长、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主席埃尔基·利卡宁和行政总监李·怀特共同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揭牌。揭牌仪式后,朱忠明副部长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见利卡宁主席一行,双方就中国财政部与基金会合作、北京办公室未来发展等交换意见。 

  3.625日,刘昆部长应约会见斯里兰卡外长萨布里,双方就中斯财经合作、斯主权债务处理等议题交换意见,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富林、王东伟副部长出席。 

  四、地方财政 

  1.安徽财政:积极推广“政采贷”,助企纾困解难。 

  619日,安徽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阜阳市财政局大力推广“政采贷”线上办理,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和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线上合同信用融资,有效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一是财政部门将推进“政采贷”作为助企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提速增效的重要政策举措,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建立“政采贷”业务沟通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统计、汇总、分析“政采贷”业务开展情况,找差距、促提升。三是加强业务指导,要求采购人要严格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鼓励引导采购人、代理机构在编制政府采购文件中明确“政采贷”相关政策、业务流程、申请条件等。 

  2.云南财政: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28日,云南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云南省财政厅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管理使用效益,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平稳有序。二是支持经济稳进提质,积极助企纾困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重点保障精准有力。三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3.河南财政:开展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试点,助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628日,河南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河南省财政厅以财政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政策为突破口,探索开展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一是充分考虑财政支出政策特性禀赋、绩效评价专业支撑等因素,精心选取财政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政策为试点。二是紧贴政策实施需要,发挥专业牵引作用,突出绩效导向,以高质量绩效评价推进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三是加强政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五、财政时论 

  刘尚希: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解决财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问题。 

  62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文章称,在不确定性中复苏是当前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正在恢复性增长,但从复苏到繁荣还有一段路要走。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信号是清晰的,但财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亟待体制政策创新。在现行体制下,地方财政紧运行可能与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相悖,即使扩大全国财政赤字,扩大地方债券规模,政策信号传导也会受到梗阻。货币传导也遇到了同样问题,一方面,大量增加货币供应,货币存量增长达到两位数,远远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存款比贷款增长更快,在宏观上贷款似乎出现了“空转”现象。 

  刘尚希表示,解决财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问题,需要先“提效”,再“加力”,关键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一是创新宏观调控模式,让宏观调控的决策、执行完全回归中央。二是加快各项体制改革创新,事权、支出责任应当适当上移,避免地方小马拉大车。三是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建立一体化的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新框架。